堅持“以生為本,以師為根”的辦學理念,創(chuàng)新學校管理思路,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以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以國學經典創(chuàng)新為基礎,以書香校園建設為抓手,創(chuàng)新管理、科學管理、精細管理,全力打造學校特色教育新品牌“以生為本,以師為根”,鑄學校“特色之魂” 通過這次校長遠程培訓,收獲頗豐。
聆聽著知名專家的報告,分享著先進校長的辦學經驗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操作方法,感受到不同的校長的教育智慧。兩個月的學習,使我受益非淺,它讓我拓寬了思路,開闊了視野,強化了學習與研究意識。同時也讓我對下一步工作有了清晰的思路,現(xiàn)結合學校實際,就如何堅持堅持以人為本,打造學校特色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多年來我校在學校管理中,逐步形成了以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以四大工程(古詩文誦讀工程、英語口語積累工程、日練20字工程、國學操創(chuàng)新工程)為基礎,以校本教研為突破口的特色教育品牌。下一步學校將堅持“以生為本,以師為根”的辦學理念,創(chuàng)新學校管理思路,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以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以國學經典創(chuàng)新為基礎,以書香校園建設為抓手,創(chuàng)新管理、科學管理、精細管理,全力打造學校特色教育新品牌。
一、堅持“以生為本,以師為根”,鑄學校“特色之魂”。
學校的一切活動要圍繞“以生為本,以師為根”這個中心,以生為本,引導、幫助每一位學生尋找、創(chuàng)設適合自身全面發(fā)展的最佳動態(tài)空間。以師為根,激發(fā)、協(xié)助每一位教師探索、構建適宜自身施展才華的最佳堅實平臺。 “以生為本”要堅持三個一: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 “以師為根”要堅持一個中心、兩個轉變、三個提高。一個中心(以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發(fā)展為中心),兩個轉變(教師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的轉變),三個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學校的各項工作要緊緊圍繞“以生為本,以師為根”這個中心,貫穿學校特色創(chuàng)建活動之中,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改革工作方法、改變評價標準,全力鑄造學校“特色之魂”。
二、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打造“文化育人”新品牌。
小學校要辦大文化,老學校要創(chuàng)新環(huán)境。學校要根據(jù)學校建校早、面積小的特點,堅持踐行“環(huán)境育人、文化育人、榜樣育人”的理念,創(chuàng)新思路,全力打造“文化育人”新品牌。 1、以班級文化建設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教室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場所,它是知識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是心靈的歸宿地;進行課堂建設,發(fā)揮環(huán)境育人的功能,這是學校對班級文化建設的總體目標和要求。班級文化建設要體現(xiàn)班主任班級管理特色和學生特色;要讓每面墻會說話、每幅作品會育人,真正把教室建設成學習的樂園、展示的窗口、競爭的舞臺。 2、以全方位文化建設為重點,全力打造“文化育人”新品牌。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要圍繞學校特色創(chuàng)建的一系列活動展開,要讓學校的每個墻壁會說話,每個地面有文化,每棵樹木會唱歌,做到育人細無聲。
三、以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打造“文化課堂”新品牌。
學校的特色品牌創(chuàng)建活動要以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在“集體備課定思路,課堂教學顯才藝,課后反思促發(fā)展”三步改革的基礎上,要全力打造“文化課堂”新品牌,挑戰(zhàn)高效課堂,推進教學創(chuàng)新。
1、教師要做到:眼中有生,心中有數(shù),手中有法。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向課堂縱深發(fā)展而努力。
2、以校體教研為抓手,全力打造“文化課堂”品牌。以年級學科組為單位,按高、中、低學段按學科劃分成立“研究小組”,堅持從小處、實處著手,以挖掘課堂中的文化元素,作為校本研究研究的課題,以“篩選問題—課題立項—撰寫案例—查找分析資料—確立解決方案—方案實施活動—撰寫結題報告—推廣實施”這一主線進行校本教研活動。學生要達到:會思、會疑、會說、會學。
四、以國學經典創(chuàng)新為基礎,打造“經典創(chuàng)新”新品牌。
學校自全縣首創(chuàng)國學經典“國學操”以來,一直堅持以弟子規(guī)為基本內容的“國學操”練習,結合“每天鍛煉學校時”活動的開展學經典、用經典活動,下一步要在“國學操”的基礎上,以國學經典創(chuàng)新為基礎,打造“經典創(chuàng)新”新品牌。
具體做法如下:
1、讀經典。學校要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國學經典書目。如:《三字經》、《弟子規(guī)》、《千字文》、《增廣賢文》等。
2、背經典。在讀好國學經典的基礎上,逐步引導孩子們背經典,背誦內容要有所創(chuàng)新,要取其精華,符合時代特點。
3、唱經典。根據(jù)國學經典誦讀內容,可以用改編、自編、學唱等演唱經典誦讀內容。
4、演經典。學校定期舉行各種活動,表演經典誦讀內容,提高學生學習經典的興趣,打造經典創(chuàng)新大氛圍。
五、以書香校園建設為抓手,打造“書香校園”新品牌。
1、構建三級讀書網絡 構建“班級”、“年級”、“學校”三級讀書體系。 班級讀書體系:每個普通教室建設成開放閱覽區(qū),實現(xiàn)資源共享,教室內擺放著各類少兒讀物、名著等,學生可利用課余時間借閱,方便自由,隨到隨看,其中有學校、老師提供的圖書,有學生自己從家中帶來的圖書,他們相互交換閱覽,提高圖書的流通率。 年級讀書體系。學校要在開學初為各級配置圖書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年級式閱讀,并力爭多配備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目,組織統(tǒng)一時間年級共讀。 學校讀書體系。學校的圖書管理員,要負責教師和學生的圖書借閱工作,當然更重要的是圖書推薦。學生和教師進入圖書室可以盡情地在其中汲取精神食糧,開展研究性學習。這樣,學生在任何時候、任何角落都能拿到自己喜歡的書,需要的書。
2、開展師生讀書工程
①、學生讀書工程 我們由學校關工委領導、行政、教師、學生代表組成“讀書工程”指導小組,將讀書真正落實到位。引導每位學生完成八個一:讀“一本好書”、背“一首古詩詞”、確保“一段時間”(每周安排一節(jié)時間課內閱讀)、買“一本好書”、建“一個書屋”(家中建好一個星級小書屋)、寫“一篇心得”、投“一篇稿子”、發(fā)表“一篇習作”。
②、教師讀書工程: 結合“特色之魂”的以師為根的精神,教師要實現(xiàn)從經驗型教師向理論型、學者型、思想型教師的轉變,必須靜下心來研修一兩位大師的著作,同時,讀書也使教師自覺地升華職業(yè)道德,不僅提高理論水平,更加提升人格素養(yǎng),由一位“經師”上升為“人師”。
(1)、學校行政、教研組為全校教師樹立先行典型,以點帶面,開展教師讀書活動,圍繞主題,在校內舉行理論講座,可請本校骨干教師講,也可聘請專家講,以此為導向,指導教師自學和思考。
(2)、為每位教師訂閱教育報刊。學校為每位教師訂閱教育報刊,引導教師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的閱讀。
(3)、定期組織讀書沙龍活動。要有明確主題,給教師更多的交流學習的機會,強化教師的教科研意識。
(4)、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通過互連網方便、快捷、大容量的優(yōu)勢,了解信息、查詢資料,學習新知識,開展網上讀書沙龍。 總之,當今時代賦予學校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學校要發(fā)展,管理要創(chuàng)新,品牌要打響,素質要提高,社會要滿意,這都需要我們學校必須改革創(chuàng)新、銳意進取、精細管理、科學規(guī)劃,為了學生的成長,為了教師的發(fā)展而不懈努力。
(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第一實驗小學 孟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