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一本视频_国产中文原创激情_亚洲七七久久综合影_秋霞影院亚洲国产精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主辦
服務熱線:400-811-9908    幫助中心
首頁>正文

中國教育的國際視野

從1978年擴大派遣留學生開始,中國教育開中國對外開放之先河,屬于改革開放以來最早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領域。1983年,鄧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zhàn)略思路,將教育對外開放融入國家改革開放基本國策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總體設計之中。從改革開放算起,中國教育的國際視野不斷開闊、逐漸遼闊、日益壯闊。

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迅速發(fā)展的同時,關于中國教育如何國際化的討論甚至爭論從未停止。新中國成立以來直至改革開放后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更多地是如何“走出去”;進入新世紀以來,在我們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不斷有更高發(fā)展目標時,我們開始推進“請進來”;進入新時代,我們又順應時代之勢開始“深參與”全球教育治理。

至少包括上述三個層面內涵的國際化或者說國際交流合作,便成為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各項方略、計劃和工程的重要指標。在此背景下,中國高等教育在出國留學、來華留學、漢語國際推廣、涉外辦學、聘用外籍教師、國際科研合作、教學法交流、教師及管理人員培訓交流、國際學術會議、與教育國際組織交往等各領域全面鋪開。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為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國際交流合作指明方向:吸收世界上先進的辦學治學經驗,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又指出,要扎根中國、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更寬廣的國際視野,對加快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教育強國作出總體部署和戰(zhàn)略設計。

在總書記反復強調要擴大教育開放的背景下,我們不再只關注一所大學的國際學生交往、國際人才培養(yǎng)和國際人才引進,我們開始從更全面的角度來觀察和跟進一些大學在國際交流合作方面的思考和實踐。沿著這樣的方向,多年前就發(fā)出“外語是國家大事”聲音的上海外國語大學,以及在中外合作辦學領域國際認可度頗高的吉林大學萊姆頓學院進入我們的視野。

作為同時具有“紅色基因”和“國際化天性”的大學,與共和國同齡的上海外國語大學進入新時代以來,先后迎來了具有國外留學和工作經歷背景的書記和校長。無論是探索從“國際化”到“化國際”,還是在“國際化”方面從外延擴張轉向內涵提升,上外都讓我們感覺到了其在國際交流合作方面全方位的國際視野和“國際化格局”,彰顯出其在國際化方面的治校能力。

屬于中外合作辦學領域最早一批吃螃蟹者的吉林大學萊姆頓學院,在整整20年的辦學歷程中,始終堅持扎根中國、融通中外,探索積累出成體系的中外合作辦學的“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堅持中方主導、定位高端應用,以及國際認可度高、教育增益率高成為其中最具特色的內容。面向未來,吉大萊院將繼續(xù)讓“外”融通于“中”,堅持和完善其辦學理念和治校體系。

其實,類似于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這類教育部國別和區(qū)域研究基地,也是我們從局部關注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一個窗口。教育部近年來陸續(xù)在全國大學培育和設立的數(shù)十個國別和區(qū)域研究基地,既云集了大批留學回來的專家學者,更成為他們所在學校乃至更多方面與相關國家開展交流合作的重要智庫。中國教育的國際視野,正在并將繼續(xù)擴展和深化。

作者:朱國亮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主辦  北京國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運維  

京ICP備10030144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1502002811號

 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