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一本视频_国产中文原创激情_亚洲七七久久综合影_秋霞影院亚洲国产精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主辦
服務熱線:400-811-9908    幫助中心
首頁>正文

做好服務 引領師生成長 ——一位小學校長的教育觀

掩卷沉思,眼前不由浮現(xiàn)出“教育”二字的古意來:“教”者,以攴促孝,使之上以施、下以效;“育”者,養(yǎng)子使作善也。此二字生動形象地告訴我們:身體力行是教育,以身作則是教育,正身明法是教育,教育就是引導、激勵、關懷。作為一個鄉(xiāng)村學校的管理者,作為一個教育者,我們怎樣才能服務好我們的鄉(xiāng)村教育呢?

一、時刻擺正自己的位置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 “領導”的一詞的解釋是率領并引導。因此,校長作為一個學校的領導者,首先要是一個能說得好話、講得出名堂的先進理念、方針政策的傳播者;是一個上得好課、學生喜歡的任教者;是一個能讓學生考得好分數(shù),能力得到培養(yǎng)的好老師;是一個貫徹落實政策能力強,有個人魅力、教師喜歡的領頭羊;更是一個重實踐、懂研究、能反思、善總結(jié)的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

二、不斷搭建師生共同成長的平臺

有了好的角色定位,接下來就是搭建師生共同成長的平臺,用更好的措施來服務我們的師生,服務我們的教育,最終形成“學校樂創(chuàng)、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良好氛圍,和師生一起幸福成長。

1.最大限度地滿足教職工合理的物質(zhì)和精神需求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一文中將人類需求從低到高分為五個層次,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需求。每一位教職工都是一個獨立的人,特別是我們的教師素有“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稱,更應該讓其從物質(zhì)到精神的需求都得到合理的滿足,才能更好地讓其引導我們的學生走向幸福。因此,我們要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工作、學習、生活的環(huán)境,努力做到“四要”“三有”,即“環(huán)境要美好、飲食要安全、住宿要舒適,才華要施展”,“取得成績時有人祝賀,頭疼腦熱時有人關心,苦悶彷徨時有人開導”,讓教職工把學校當作自己的家,讓學校因教職工而充滿活力、充滿希望。

2.最大限度地發(fā)掘師生教與學的潛能

<<周易>> 有云:“日新之謂盛德”。創(chuàng)新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作為教育政策的執(zhí)行者與落實者,我們要不斷地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最大限度地發(fā)掘師生在教與學方面的潛能,使“老年教師能守好家、中年教師當好家,青年教師發(fā)好家,全體學生幸福成長。”

一是要筑好平臺,讓師生有才可展。如舉行“健我身心體藝節(jié)”“書香醉人讀書節(jié)”“瓜果飄香收獲節(jié)”,開設幸福成長文學社、“百家講壇”,開展“三步教研法”“幸福之聲廣播站”“我的課堂我作主——從士兵到將軍”“我的習作我作主——上小習作選”“悅讀杯——最美上小教師、最美上小學子、最美上小家庭”“上小故事”等等,讓師生在玩中、讀中、收獲中、表達中、交流中施展自己的才華,增進友誼,促進自我學習、反思、總結(jié),共同成長。

二是要搭好看臺,讓師生有戲可看。積極開展“請進來,走出去”活動,邀請名師、名家、劇團、文工團到校講課、表演,讓教師到網(wǎng)上學習,帶教師到外地參觀、學習,通過各種看臺,開闊師生視野,增長師生見識。同時大力表揚學生及家長在學習、對學校工作支持等方面的點滴進步,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師的幸福指數(shù)和學生的快樂指數(shù)。

三、真正享受師生成長的幸福

校長作為一個學校教育教學的掌舵人,要時刻把握住正確教育的方向,在一線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做好師生的教練,引導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使他們能夠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校長要懂得享受成就師生所帶來的無限幸福,時刻擁有“走馬觀花”一樣的愉悅。

1.指導并享受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副校長、特級教師華應龍曾說到:“上出一堂好課后的感覺,就像初戀般迷人”。的確如此,教師的幸福在于自己課堂上的教學有趣有味,這種讓學生留戀的幸福感是一種經(jīng)久的體驗,正所謂“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因此,我們可以通過積極引導與指導,組建優(yōu)秀的品牌教研組,組建可以傳承的教學教研文化,讓我們的教師能夠做到“五有”,即有自己的思想,做到“寫教案=備課”;有自己的落實,確保“講過=掌握”;有自己的態(tài)度,嚴防“友善=軟弱”;有自己的評價,做好“批評≠訓斥”;有自己的方式,落實“懲戒≠體罰”。這樣的教師的教學一定能讓人有一種懷揣“沽酒欲來風已醉”之感而來,帶著“賣花人去路還香”之獲而歸,實為幸福。

2.引導并享受學生的幸福成長

俗話說:“教育如種菜,要是底肥飽,今后少得管。”可見,良好的開端是多么得重要,而在這良好的開端中,書籍充當了重要作用。 “閱讀是人生最好的陪伴”, 學校就應該是充滿書香的地方,讓我們?nèi)ヒ龑?、激勵、關懷我們的孩子,讓他們從走近書本到走進書本。當我們親眼目睹孩子們從書本中感受到人性的光輝,走進一個豐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的時候;當孩子們每天閱讀著一本令自己激動不已、百讀不厭的書籍的時候;當孩子們眉飛色舞地與家人講述學校趣事的時候;當孩子們在游戲、閱讀、交流等自己喜歡的領域獲得刻骨銘心的經(jīng)歷和體驗的時候;當孩子們感受到自然界的多樣與和諧的時候;當他們對人類創(chuàng)造的燦爛文化發(fā)出由衷贊嘆的時候……那是一種怎樣的幸福啊!在孩子們的內(nèi)心,一定會升騰起一種對生活、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與向往之情。

俗語有云:“三歲看小,七歲看老”,說的正是基礎教育這個“塔基”形成的關鍵時期。當一個孩子能以端正的姿勢寫得一手好字的時候,能以進取的心態(tài)遨游書海的時候,能以平和的語氣表達心聲的時候,能以和諧的方式與人相處的時候,這樣成長的生命是多么地絢麗多彩,多么地詩情畫意!

教育,“教”是外,“育”是內(nèi);“教”是形,“育”是神;“教”是知,“育”是智……素養(yǎng)者,精氣神也!有溫度的生命應該是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最終歸宿。

(作者系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上甘山中心小學校長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主辦  北京國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運維  

京ICP備10030144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1502002811號

 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