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到了招生季,手機不得不關機,還要東躲西藏。如今,政策擺在那里,招生信息公開透明,再也不用受到人情的干擾了?!卑矐c四中副校長袁玉婷向記者細數著零擇校政策帶來的改變。
六年來,安慶市從陽光招生入手,一方面不斷健全完善“零擇?!闭?,斬斷不正當的招生秩序;另一方面大力推進校際均衡,做大優(yōu)質教育資源“蛋糕”,讓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校。
如今,安慶市基本實現“零擇校”目標,給招生亂象畫上了句號,成為一個義務教育階段沒有擇校生和特長生的城市。
“全市一盤棋”剎住擇校風
“不打一聲招呼,不遞一張條子,不開一個口子,把口子扎緊,把水分擠干”,這是被安慶市民津津樂道的禁止擇校順口溜。
2013年前的安慶,擇校熱的問題比較嚴重。作為擁有近兩千所中小學的全國基礎教育大市,每到六七月份,安慶的家長們紛紛使出渾身解數,拼財力、比關系、打招呼、批條子,為的就是能讓孩子上一所好學校?!皳裥帷弊尷习傩諏αx務教育階段招生工作頗有怨言,也引發(fā)了不少社會矛盾。
2013年,安慶市委、市政府決定,“城區(qū)所有公辦義務教育學校一律停止招收擇校生。所有領導干部不得批條子和打招呼,否則將嚴肅追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由市委常委會研究義務教育招生工作,這在安慶歷史上是第一次。
6年來,零擇校政策在安慶市全面鋪開,城區(qū)義務教育階段的公辦學校一律按照“劃片、就近、免試”入學,城區(qū)的民辦學校一律按照“自愿、免試、按計劃”招生。教育部門同時制定了完備的《學區(qū)劃分圖》和《安慶市區(qū)義務教育階段實際常住地認定暫行辦法》,所有家長可根據這個辦法,結合學區(qū)劃分,按圖索驥,對號入座,孩子對應上哪所學校一目了然。
“治理擇校的關鍵在于市委市政府的堅定支持”,安慶市教體局局長徐曉春感慨地說,“市區(qū)各單位各部門對零擇校政策給予理解和配合,沒有一位市領導,也沒有一位部門領導,向教育主管部門寫過一張條子、打過一聲招呼。”
為了將政策執(zhí)行到位,安慶市成立了多部門參與全市義務教育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對戶籍、房產證等嚴格把關。市房產局配合教育部門對房產證真?zhèn)芜M行甄別,2013年查出121份假房產證,2014年僅查出11例,此后四年每年均不超過兩位數;市公安局也對戶籍和居住證的管理進行了嚴格核查。
政策組合拳將“零擇校”進行到底
“安慶四中是以前安慶本地人都難進去的好學校,更別說像我這樣的進城務工人員了。如今,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樣能上好學校?!?安慶四中學生劉欣悅的家長認為零擇校政策改變了自己孩子的命運。
零擇校政策實施的第二年,安慶就率先在全省打破了義務教育中城鄉(xiāng)戶口不同造成的區(qū)別待遇,全面建立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凡持有安慶市居住證人員的適齡子女,可以在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隨遷子女在市區(qū)入讀初中的,持小學畢業(yè)生學籍表,依據《安慶市區(qū)義務教育階段實際常住地認定暫行辦法》確定入學學校。政策實施六年來,安慶市中小學共錄取35000多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
打破戶籍限制只是第一步。在安慶市教育體育局基教科方敏看來,零擇校政策不是孤立的、單個的,要想讓零擇校真正落地,必須制定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并且能夠及時跟進。
當5%的擇校比例這一“最后一道口子”被關上后,家長們對特長生的招生更為關注。 2014年,安慶市全面取消義務教育學校特長生招生,將零擇校政策執(zhí)行到底。同時,將省示范高中定向到各初中的招生指標提高到80%,這意味著相對薄弱學校有更多學生進入省示范高中,一定程度上消減了人們擇校的想法。
在學區(qū)劃分上,根據學校布局規(guī)劃調整及戶籍人口數據,安慶市每年對城區(qū)義務教育學校學區(qū)范圍都做一定的修改,避免有些學?!俺圆伙枴?,有些學?!俺圆涣恕?。為遏制個別學區(qū)二手房倒賣過快、房價虛高的現象,安慶還對學區(qū)房認定年限進行專門規(guī)定。
2018年,安慶市將義務教育零擇校政策推廣到所有縣域。全市共劃分170個小學學區(qū)、140個初中學區(qū),首次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學區(qū)劃分全覆蓋。全市中小學校起始年級全面推行以“均衡配備教師、均衡分配學生、均衡編制班級”為內容的均衡分班,以“對家長公開、對教師公開、對社會公開并接受紀委監(jiān)督”的陽光分班。
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校
最近,安慶市高琦小學太平寺校區(qū)校長潘功勛擔心起下半年新生入學后教室是否夠用的問題。而就在幾年前,這所學校因為入學人數太少,面臨被拆并的命運。
高琦小學太平寺校區(qū)的前身是太平寺小學,因為辦學質量欠佳,以前在附近居住的家長都想法設法把孩子往別的學校送。
距離太平寺小學一公里左右的高琦小學是老百姓眼中的“名?!?, 2015年,高琦小學與相鄰的太平寺小學組建成立高琦小學教育聯(lián)盟,讓太平寺小學煥發(fā)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高琦小學教育聯(lián)盟采用“一套班子、兩個校區(qū)、統(tǒng)一管理、資源共享”的管理模式。高琦本部選派了6名教師到太平寺校區(qū),太平寺校區(qū)也選派了兩名教師到高琦本部任教,兩校區(qū)教師共同開展教研活動。
名校牽手弱校帶來的效應正在顯現?!敖陙韺W生陸續(xù)回流,在校人數翻了一倍多,班級也從原來的7個班擴充到12個。”潘功勛說。
在徐曉春看來,“零擇?!闭?,是讓所有孩子平等入學,其目的不是“削峰填谷”,而是“倒逼”教育部門辦好每所學校,抬高教育均衡的“底部”,讓所有學校成為“高原”。
為此,安慶市采取集團化辦學,發(fā)揮名校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輸出學校品牌、管理模式、課程資源和互派教師等措施帶動相對薄弱學校、鄉(xiāng)村學校、新建學校共同發(fā)展。目前,安慶市共組建了13個教育集團,集團內最大程度實現資源共享。
教師交流政策也在同步推進。安慶出臺了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工作的意見,積極引導優(yōu)秀校長和骨干教師向農村、邊遠和相對薄弱的學校流動,引導超編學校教師向空編學校流動。對積極參加輪崗交流的教師,在業(yè)務進修、評先評優(yōu)、晉升提拔等方面給予優(yōu)先考慮。目前全市共有8100多名教師進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