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一本视频_国产中文原创激情_亚洲七七久久综合影_秋霞影院亚洲国产精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主辦
服務熱線:400-811-9908    幫助中心
首頁>正文

穩(wěn)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三為主”課堂教學改革的一些粗淺做法的介紹,這些工作思路的開展與實施以及成績的取得,是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的結果。我相信,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會在推進素質教育,踐行課改理念,做實做細課堂教學建設,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一、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為新課改的實施找準方向。

近年來,我校在不斷探索中,科學的理清了教學中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師生關系,徹底扭轉了“一堂言”、“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我們將新的理念轉化為常態(tài)化的教學策略,使教師從根本上改變了教學方式,養(yǎng)成了新的課堂行為習慣,建立了民主平等的課堂新文化,構建“自主合作學習型課堂”;使學習真正成為學生喜歡的事情,讓課堂真正煥發(fā)了生機與活力,有力地促進了學生、教師和學校的全面、持續(xù)、和諧發(fā)展。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辦學目標 “在實干中謀發(fā)展,在發(fā)展中求創(chuàng)新”,奠定了“辦一方滿意的學校,讓每一個學生都學得好”的辦學理念;同時做活、做實課堂教學,抓好“三個我”管理(我的課堂我展示,我的班級我作主,我的學校我管理)。

我校先后借鑒課改名校的課堂教學改革經驗,幾經實踐,創(chuàng)新出了自己的教學理念—— “先學后教、訓練展示、循環(huán)提高”。以導學案為抓手,以課堂教學六環(huán)節(jié)“學習目標+預習展示+合作交流+當堂展示+課堂小結+課堂檢測”為依托,以“三為主”的課堂教學新模式基本形成。在課堂建設伊始,我們也遇到了眾多迷茫。很多老師不知道課怎么備了、不知道課怎么上了,不知對學生如何評價,甚至詫異學生的“風頭”蓋過了老師等系列問題。面對困惑,大家集思廣益,出臺了《課堂教學流程》、《課堂建設教學評價標準》、《備課組長職責》、《集智備課制度》、《小組建設及評價標準》等制度。歷經近三年的風雨,我校的教學模式已經成型。教師快樂了,學生幸福了,課堂輕松了,質量提升了,素質全面了。所有的教師在教學中都能做到,預習不充分的課不上,準備不充分的課不上;都堅持了“六原則”,即“堅持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堅持學生適當展示原則;堅持對學生、學習小組評價原則;堅持學生合作探究學習原則;堅持達標檢測原則;堅持學生是課堂中主體地位原則”。

二、努力打造三把利劍,為課堂持續(xù)發(fā)展做保障。

我校課堂建設取得的成果,得益于對三把利劍的努力打造:抓細小組評價,抓實集智備課,抓強教科研。

1.抓細小組評價,還原學生自由空間,以合作學習為課改核心。

學習小組建設是“三為主”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是合作學習的前提,直接關系到課改的成敗。課改伊始,由于只看到淺層次的東西,導致小組建設、培訓不到位。所以,在推行課改的進程中不斷暴露出很多弊端,出現(xiàn)了“個人展示”、“明星展示”現(xiàn)象,甚至一節(jié)課下來,有的小組全都“守口如瓶”。 學校意識到規(guī)范完善小組建設已經刻不容緩,于是學校決定以“小組建設”為草根課題,利用集智備課、教師論壇和班主任論壇和教學反思等多種活動,讓實踐的成果得到升華??茖W設立激勵機制,以小組為單位評選月之星及優(yōu)秀學習小組,課前、課中、課后的多元評價,教師及時輔優(yōu)促差,激勵先進,鼓勵后進,從而達到齊頭并進,真正讓小組成為合作學習的基本單位,經過三年的探索與實踐,小組建設已經逐步完善與成熟。為學校課堂改革推向實質找準了核心。

2.抓實集智備課,助力課堂教學改革有效發(fā)展。

課堂改革不是解決學生所有問題的唯一途徑,但是解決學生問題的原點在于課堂。集智備課就是發(fā)揮集體智慧的作用,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資源共享合作互動的有效途徑,是將“文本型課程”向“可操作性課程”轉變的過程。從而使課堂“高質量”,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高興、學得有效。我校結合實際對集智備課制度做了要求:集智備課做到“三定”,即“定時、定點、定人”,每一次都有領導定向參與;每次超前備課,備課組長提前明確每次集體備課內容、主備教師;主備教師必須精心準備,以手寫說課稿的形式呈現(xiàn)準備的內容(個案),并和個人導學案交由校長審閱;備課組成員在研討中重點研究教學關鍵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不能泛泛而談,交流后最終形成共案。在具體使用導學案時,教師必須以集體備課形成的導學案為藍本進行授課。 在遵循共性的基礎上,還應結合本班實際和本人的特長,在自己的導學案中加以補充,注重生成性的問題。要寫教學后反思,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善于總結,以便形成三次備課。

3.抓強教科研,力求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

學校教科研質量的強與弱,決定著學校內涵及成績發(fā)展的強與弱。我校以提升教師幸福感指數(shù),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為主要抓手,不斷促進教師教科研能力??紤]到實際,我校大力推行“三項工程”。一是針對新教師,實施“一幫一”工程。給每一位新教師配備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進行結對活動,要求新教師每一天聽老教師一堂課,每一周磨一個優(yōu)秀教案,每一個月出一份高質量的試卷,每一個學期撰寫一篇有價值的教學反思,力求使新教師盡快成長起來。二是針對年輕教師,實施青藍工程。強化教導處和備課組的教研活動,通過“達標課”、“展示課”、“評優(yōu)課”等磨課形式,優(yōu)化“教研傳幫帶”活動。積極以“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促使年輕教師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以“足跡杯”名師評選為推動力,繼續(xù)在精品課的打磨上下功夫,以賽代訓,讓一部分年輕教師成為學校教學骨干、學科精英。三是針對骨干教師,以論壇為平臺,深入課題研究。學校利用學科論壇,班主任班級管理論壇,充分發(fā)揮學校骨干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破開心扉,交流經驗,解決難題,把學校立項的草根課題落實、做細、做向深入。推薦骨干教師積極縣教研室組織的集智備課活動和送教下鄉(xiāng)活動,讓骨干教師走出去,擴大學校影響,提升學校品牌。舉薦學校骨干教師參與教研室立項的課題研究,進一步提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三、構建文體藝特色教學,為課堂的多彩提供助推劑。

素質教育既注重學生智力因素的開發(fā),又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我們在課堂建設的過程中始終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放在重要的地位。因為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才是學校內驅力的根本。我們努力打造校園文化氛圍,今天“多維”文化格局已漸趨成熟。有啟迪人生的樓宇文化。發(fā)揮師生才智,在教學樓各個樓梯的拐角平臺的墻壁上繪制了墻壁畫,題寫了警示語;在廊柱設置了眾多的警言、名句,勉勵學習,激勵奮進。有豐富多彩的長廊文化。每班一塊板報欄,每個科室兩塊展示板,及時更新、報道與宣傳節(jié)日文化、班級特色、工作動態(tài)及年級組常態(tài)管理。有富有特色的班級文化。在校園整體規(guī)劃的同時,學校還創(chuàng)造性地讓每位學生共同參與班級文化建設,各班自擬、自定、自制了很富創(chuàng)意的板塊,如《溫馨家園》、《星光閃耀》、《成長足跡》……

我們積極響應“陽光體育”計劃,把大課間活動當成一項校本課程,與學校的文化建設緊密結合,精心編排,穩(wěn)步推進,力爭通過大課間活動,緩解學生疲勞,鍛煉健康體魄,并形成創(chuàng)新體育觀和終身體育觀。大課間活動要求做到全體師生人人參與,各在其位各事其職。我校結合大課間活動內容還成立了兵乓球、象棋、空竹、書畫、晨曦文學社等社團和科技興趣小組等文體藝相結合的特色活動。特色活動的健康開展,教師和學生陶冶其中,身心愉悅了,心情舒暢了。學生的學習倦怠和教師的工作壓力得到應有的緩解與消融,學習和工作更有動力,師生間關系更加融洽,教與學的效果更加突出,學校管理也有成效。

四、完善各項常規(guī)制度,為鞏固課堂建設保駕護航。

一流的學??课幕囊I,但好的制度能夠為學校提供一個有序,穩(wěn)定的發(fā)展環(huán)境。制度化約束與人性化管理并舉,為我校的課堂建設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我們以月考核為抓手,重新整合了對教師的常規(guī)管理要求,分別從“備、上、批、輔、考、勤、德、研、交辦工作”等幾塊對教師進行考核。每方面都有學校領導專人負責,而且學校特別強化了各項工作的執(zhí)行力度,各塊任務必須及時、有效的跟進和完成。學校每月一次月考核結果都將公示,讓教師有據可循,有量可查。在規(guī)范制度的同時,學校更加注重于人性化管理時刻留心和關注每一位教職工的生活與工作,為了增強教師身體健康和工作幸福感,我校利用緊張的經費為每位教師在參加大課間活動之后提供一瓶鮮牛奶:在教師過生日的時間,學校會工會送上溫馨祝福和生日蛋糕,帶去集體的問候:每一學年組織教師參加一次健康體檢在教職工生病和困難的時候,送上鮮花和溫暖的話語,這些工作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和激勵了每一位教師,使他們的工作更有激情。制度健全了,教師愉悅了,我們的教學工作就順風順水了。

對教師有要求,領導更應起到帶頭示范作用。一直以來,我校都嚴格要求中層領導和普通教師進行三個方面的“比拼”,即領導成員要敢于和普通教師比拼工作時間,領導成員要敢于和普通教師比拼工作激情,領導成員要敢于和普通教師比拼工作業(yè)績。(中層領導所任學科成績必須達到四校聯(lián)考的前三分之一)中層領導有了危機感,競爭和帶頭意識也就會明顯加強了,領導的戰(zhàn)斗力增強了,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就跟著提高了,學校教學的內動力也就充足了。

一直以來,我校對學生的制度管理以德育為先。學校充分利用每周的升旗儀式和團隊活動;班級充分利用周會和晨會;任課教師充分利用好課堂教學和課余輔優(yōu)促差。及時掌握學生心理發(fā)展,努力使每一位學生每一天都擁有健康的心理,開闊的胸懷。同時抓實、抓細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勞動習慣、生活習慣和自主管理的習慣。我們以《學生手冊》《學生一日行為規(guī)范》為抓手,實施政教處、團委帶領值周學生和校中層帶領值周教師進行雙項規(guī)范檢查的制度,采取每天檢查和臨時抽查等多種形式,對校園、教室、樓梯走道、寢室、學生個人儀表,學生自行車擺放等多鐘內容進行檢查評比,及時公布,利用公告欄和每周國旗下講話表揚先進,鞭策落后。實施任課教師值周住校制度,使學生在每天早上一起床到晚上上床休息,都能看到教師勤奮的身影,都在一日常規(guī)的規(guī)范要求下生活與學習,從而潛移默化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這些常規(guī)制度造就了我校今天的成果。

以上是我門“三為主”課堂教學改革的一些粗淺做法的介紹,這些工作思路的開展與實施以及成績的取得,是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的結果。我相信,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會在推進素質教育,踐行課改理念,做實做細課堂教學建設,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主辦  北京國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運維  

京ICP備10030144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2811號

 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