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中心,那么如何提升學校教學工作的管理水平,提高教師教的質量,學生學的效率呢,做為一線教育的管理者這一直是我追求和研究的課題,也一直在苦苦的尋求突破。通過這次培訓聽取了專家們高屋建瓴的講解和細致入微的分析,對我個人的觸動是巨大的,同時也給了我混頓的思維重新注入了活力,指明了方向。
經(jīng)過個人的反思我把學到的理論與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相結合,我覺得學校的教學工作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進一步的改進和提升:
一、細化備課
做事有計劃,才能條理清楚,過程清晰。對于教學工作來說備好課是上好課的關鍵前提,是教師自信感,安全感,方向感的基礎。從事過教育一線的教師都有這一感受就是充分的備好一節(jié)課后再去上課就會有一種酣暢淋漓的灑脫感,反之則有局促和壓抑的感覺好長時間也難以排解。
現(xiàn)在教師的備課主要的形式是自備即寫好自已的教案,有的甚至是復備即把以前的教案再重抄一遍應付檢查,認真的教師也多局限于多方面查閱習題資料,過多的專注知識的講解和積累。這樣單一的備課形式在上課過程中是很難達素質教育教學目標,所以一定要改變這種備課方式,豐富其內容、內涵。具體做法是:
1.備教材的前提要備好教學大綱。教學大綱整個學科的引領性文件,我們只有熟透大綱的各種要求才會了解這門課程的教學目的、任務、教學內容的范圍、深度和結構、教學進度以及教學法上的基本要求等。所以,要求每名教師即有學科教案還要有簡要的教學大綱教案。這樣教師備的課才能夠條理更清晰,內容充實。
2.備課要寫詳案。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程,每一步流程必須清楚,每一個銜接必須流暢才能使學生的思維跟隨著教者設計的環(huán)節(jié)順暢的走下去。所以,教師在備課中要備好每個細節(jié),備好每個突發(fā)事件,要備的充分和完備,其體現(xiàn)就是要有詳實的教案而不是只備有一個題綱的記錄本。
3.備課要學會備“包袱”。歡樂和諧的課堂是學生學習最理想的環(huán)境,讓學生始終在壓力中去接受知識,只能把學生的注意力逼向課堂之外。所以,備課要像寫相聲一樣寫好包袱,把重要的知識化解為學生易于理解,激發(fā)興趣和“笑料”的話題。這樣即能緩解學生壓力又易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同時也能使課堂不斷傳來歡樂的笑聲。
4.備課要專注備好學生。現(xiàn)在教師的備課最缺乏的就是備學生,其最明顯的體現(xiàn)就是“兵不識將,將不識兵”,教師教學生一年甚至是二年了還有很多學生的姓名叫不出來,導致的最明顯的局面就是,現(xiàn)在好多學生也叫不出任課教師的姓名。情感是教育的最好催化劑,但連名字都不知道的師生又何談師生之情呢,何談尊其師,信其道呢。所以,這種現(xiàn)象也是很多學生厭學的一個間接原因之一。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一定要備好學生的姓名,備好學生的性格,備好學生的特點,甚至要備好學生的身體狀況和家庭。
二、強化上課
上課做為傳授知識的主要方法,教師除了要做好日常要求的基本工作外,做到以下幾點也是尤為關鍵:
1.“情化課堂。愛是教育最好的法寶,情感投入則是愛的最好體現(xiàn)。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三情”教育。何謂三情,我下的定義就是:上課之前滿懷熱情,上課之中滿懷激情,下課之后滿懷戀情。沒有熱情做什么事都不會做好,當教師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想上好課,在上課之前要求教師們熱情滿懷,應有 “終于又到我上課了,又能看到我心愛的學生了”這樣的發(fā)自內心的想法,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想上不好課都難。老師是什么,其實就是演員,三尺講臺就是教師們揮灑演技的舞臺,所以老師在上課過程中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而且要激情滿懷,如果夸張點說應做到“手舞足蹈,表情豐富多彩,語言陰陽頓銼,眼神交流不斷”,老師的情緒要能充分的感染到學生,讓雙方都投入到課堂的情景中去,教學自然相長了。下課后,老師切忌,匆忙的離開教室,而是應滿懷戀情的在教室里與學生的閑聊,或是親切的為學生們答疑,滿懷戀情的不愿離開教室的老師,自然會贏得學生們的喜愛。
2.分層教育,提高效果。由于個體差異和學習基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自覺的會出現(xiàn)優(yōu)良等差的現(xiàn)象。如果教師在上課過程中不注重個體的差異而是總事事要求相同。會使差生更差,中等生難于更進一步,優(yōu)秀的學生不易拔高。所以,教師要在上課過程中要把自已講授的知識做出分類的要求,讓每一個同學都學有所得,都有成就感,減輕厭學的傾向。同時,這種分法也會讓每個學困生在課堂上都有事做,減少溜號,睡覺和擾亂課堂的現(xiàn)象。
3.注重情景導入,控制課堂節(jié)奏。在教學過程中要強調每節(jié)課情景的導入,好的導入是一節(jié)課成功的關鍵因素,也是一節(jié)好課的風向標。同時要注重上課的節(jié)奏,一節(jié)課學生最長的專注時間不會持續(xù)達到15分鐘以上。所以,要做好關鍵部分的講和學生分組學習的學。
4.加強溝通,創(chuàng)設平等的教學氛圍。良好的溝通是教與學的最好橋梁,只要在平等的氛圍內學生們才敢于敞開心扉,提出問題與教師進行探討和交流,有了這種氛圍學生們自然也就會投入到學習中去了。
三、專注教研
眾所周知“教研活動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教師專業(yè)進步為目的,以學校課程實施過程和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的教育教學問題為研究對象,以教師為研究主體,以專業(yè)研究人員為合作伙伴的以校為本的實踐性研究活動。教研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切實提高全體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增強教師的課程實踐能力。”對于這么重要的教學活動,現(xiàn)在的學校開展的又是怎么樣呢,不客氣的說,大多數(shù)是流于形式,應付檢查。產(chǎn)生的后果就是教師們感嘆“每周一次,浪費時間浪費精力”。那么如何改變這一現(xiàn)狀,真正使教研工作發(fā)揮它的教學工作助推器的作用呢,我讓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努力。
1.學校領導應首先樹立教研強校的理念,把教研工作做為學校的基礎工作來抓而不是面子工程。所以,在工作中應做好示范作用,營造一個人人參與教研,人人熱愛教研,人人都能從教研中得到提高的氛圍。
2.培養(yǎng)和樹立學校教研典型,為其它學科做好示范作用。可以通過請專家引領也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典型,打出模板,以點成線,以線組面全面推動學校的教研工作。
3.嚴格貫徹落實聽評課制度。教師之間聽課評課能夠互相取長補短,互相學習,同時在交流中也易于碰撞出靈感。但是現(xiàn)在由于一些原因,教師們不愿意主動聽課,同時在評課中也是恭維的語言居多,難于達到目的。所以這就要求學校用制度來形成推力,用制度來營造氛圍,促成聽評課習慣的養(yǎng)成。
4.開展形式多樣公開課活動。每學期要有固定的不同范圍的教學大賽,骨干教師要定期上學校的觀課,青年教師要上展示課,要嚴格組織校內教師參加上級和各類在獎賽,觀模課活動。工作充實了,就會使教研活動不再處于形式主義之中。
5.加強反思。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對于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說更是充滿了啟迪的作用。教師的職業(yè),從業(yè)久了就讓人感覺到是一個周而復始的重復性工作,所以會產(chǎn)生職業(yè)卷怠感和麻木感。擺脫這種感覺的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不斷的反思和學習,內心的充實是快樂的源泉,學識的豐厚是成長的動力。所以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好不間斷的反思。這些反思包括一天工作的反思,一節(jié)課的反思,一件突發(fā)事件的反思,一個學期教學工作的反思等等。這樣的做法,會使老師們在工作中不斷的累積經(jīng)驗,不斷的改進不足,不斷的有新的想法和創(chuàng)意,也會不斷的使教師們成長和強大起來。
總之,教學管理工作任務復雜且艱巨,我們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理念,激發(fā)內心深處的靈感。以上是我對如何改進教學工作的一些粗淺看法,由于個人知識能力所限,自知不足之處甚多,但愿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與更多的同行們進行交流和學習,以便促進自已更快的提高,為教學管理工作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主辦 北京國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運維
京ICP備10030144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1502002811號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