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長,剛才在大門口附近發(fā)生了一起學生群毆事件,您趕緊過來一趟。”這是我在今年國慶放假前不久接到的一個學校保衛(wèi)科打來的電話。時間的起因是,一個八年級的男生在操場上踢球,不小心碰倒了一個九年級的男生,而這個九年級的男生二話沒說,對著這個八年級的學生就是一拳,這樣在這個八年級的學生心中就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于是他就揚言要報復,然而,這位九年級的學生那肯示弱,他就從社會上找來幾個輟學的學生在剛放學不久,在離大門口附近伺機打了那個八年級的男生,結果是那個八年級的學生被打成輕傷。于是就發(fā)生了開頭的電話里的那一幕。
這次事件發(fā)生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樣的校園暴力事件為什么屢屢發(fā)生,青少年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到底存在哪些問題與困惑,我們在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方面到底有哪些缺失,進而又要進行哪些改進與提高呢?通過這次德育校長培訓,我找到了答案,青少年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青少年產生了道德價值觀念的困惑和沖突
通過大量的觀察和體驗,青少年學生發(fā)現(xiàn)了成年人的言行不一致,發(fā)現(xiàn)了書本上寫的跟人們做的有很大的差異,包括家長和教師。這種觀察和體驗,這種差異的發(fā)現(xiàn),使青少年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發(fā)生了變化。使青少年在信仰上產生了困惑與沖突。從小學到中學乃至大學,德育的實效性逐漸變差的原因就在于此。
(二)青少年生理心理發(fā)展的不協(xié)調性更加突出
青少年學生生理上的早熟已是普遍現(xiàn)象。除去物質上的外部刺激因素,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來自外部文化因素的影響,特別是現(xiàn)代社會中影視、各類大量描寫“性知識”的書刊、互聯(lián)網中種種色情信息,都對青少年學生生理心理的發(fā)展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青少年學生不僅對現(xiàn)實社會中既有道德價值觀念產生了懷疑,還對人的生存意義產生了懷疑,他們向父輩們發(fā)出了發(fā)人深省的疑問――為什么生我?人活著有什么意義?過早地思考著生命的根本問題。但這樣沉重的哲學命題,對未成年人來說,是一個何等沉重的精神負擔。因此,學生的心理問題增多,學生自殺、出走的報道多見于媒體。
(三)青少年犯罪率近幾年來有上升趨勢。
近年來,在全國范圍內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有增多的趨勢,校園暴力也有發(fā)生。尤其是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這也是非常令人堪憂的一個問題。
找到了問題的根源所在,下一步就是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通過這次師從各位專家學者的講學,我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構建學校德育目標新體系
當前的中小學德育,已經不適應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有必要打破僵局,重新構建多層次、多序列的學校德育目標體系。德育目標的多層次,就是在同一目標下確定不同等級學校、不同年段班級、不同年齡學生高低不同的德育要求,形成符合學校、班級、年齡實際的標準。德育目標的多序列,就是把同一目標中的不同層次,按其高低不同的要求,順次形成一個承前啟后的體系。
(二)創(chuàng)新中小學德育方法和途徑
針對新形勢下的德育特點,要拓展學校德育內容。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艱苦奮斗的精神,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開展安全教育,始終把學生的生命教育放在學校教育的首位。
要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倡導公正無私、誠實篤信、不尚空談、戒奢節(jié)儉等修身之道;培養(yǎng)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發(fā)揚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昂揚銳氣;弘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提倡“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的社會風尚等。
(三)解決中小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的問題
中小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不減輕,不給學生留出德育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中小學德育不可能有明顯的改觀,中小學生的身心不可能健康,中小學生的生活不可能幸??鞓贰?/p>
(四)讓德育回歸生活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我們要把引導、安排和管理學生的校園生活、業(yè)余生活,作為事關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的大事來抓。學校要組織學生開展科普知識傳授、發(fā)明創(chuàng)造、科技制作、課外閱讀、音樂、體育、美術等多種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
(五)強化德育隊伍建設
各校都要成立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德育工作目標責任制。健全德育工作領導組織機構和工作機制,形成校長親自抓,分管校長具體抓,共青團、少先隊組織配合抓,政教(德育)主任、班主任、全體教師共同抓的學校德育工作機制。
(六)切實做好“問題學生”的轉化工作
“問題學生”的“問題”都是從無到有、從少到多逐步積累起來的,而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大都是家庭教育的不力或不當,社會不良的影響,教師教育的不及時、不力、不持久或方法不當。孩子要形成一個好習慣、改掉一個環(huán)習慣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需要教育者有很大的耐心。
我們提倡中小學實施德育導師制度,讓最需要教育幫助的學生都有一位自己最信得過的老師在思想上得到幫助,行為上得到指導。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組織他們參加各種文體、藝術、科技、制作等興趣活動,讓他們重新樹立起學習的信心、消耗在這個年齡必須消耗的能量,實現(xiàn)各自的表現(xiàn)欲望。對他們取得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克服自卑心理,然后引導他們逐步把一部分精力轉移到文化課的學習上來。“問題學生”的轉化雖然很難,但只要學校領導和教師有這個意識,像抓學校的升學率那樣抓“問題學生”的轉化,是完全可以達到目標的。
以上是我通過這次學習,結合本校發(fā)生的一個案例,引發(fā)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思考,當然,學校的德育建設是一個常抓不懈的工作,在學校前進的道路上,我連同廣大教師一起還會繼續(xù)學習,不斷進取,加強道德建設意識,把我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推向一個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