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一本视频_国产中文原创激情_亚洲七七久久综合影_秋霞影院亚洲国产精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主辦
服務熱線:400-811-9908    幫助中心
首頁>正文

加強教學環(huán)節(jié)管理,構建和諧高效課堂

放棄一個學生,對于學校來講只是千分之一遺憾,但對其家庭來說,卻是百分之百的損失,所以教學應從最后一名學生抓起,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走路!因此課改的關鍵是改變教師陳舊的思想觀念,把以教為主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向以學為主的課堂模式轉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構建以 “自主、合作、探究”為特色的課堂模式,把“講堂”變?yōu)?ldquo;學堂”,把“考生”變成真正的“學生”,充分相信學生、發(fā)動學生,想方設法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人人參與、個個展示、嘗試成功、享受快樂、激活思維、釋放潛能、自主學習。讓每個孩子都堅信:我能行,我會行。

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原則,在教學過程中踐行新課程標準理念,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我校突出強化課堂教學管理,加強了備課組對年級學科教學的指導和研究,推行“五步集體備課法” 和“五步教學法”課堂教學模式,(“五步集體備課法”:主備人寫出草案——小組討論提出意見——主備人修改——形成正式案發(fā)至同組教師——二次備課形成個性化教案。“五步教學法”:情景導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反饋測評——拓展延伸)加強學生小組合作建設,發(fā)展學生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讓教師達到備課實效性、上課的高效性,工作的自覺性,觀念大局性的“四性”統(tǒng)一。

一、加強學校公開課管理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課堂教學為核心,學校建立校級公開課、科組公開課、備課組公開課三級模式,以公開課引領課堂教學改革。

1.校級公開課。校級公開課采取個人申報制度,教師先找科組長申報填表、審查,然后交教務處審批,教務處向全校發(fā)出聽課通知。

2.科組公開課??平M公開課針對不同對象、不同時間有所側重,如骨干教師、高級教師示范課,青年教師公開課,畢業(yè)班復習課,新課程必修課,新課程選修課,優(yōu)質課,薄弱課,研究、改革課堂教學,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備課組公開課。備課組公開課鼓勵教師經常性隨堂聽課,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結對幫扶的新老教師相互間聽課積極,青年教師主動聽老教師的課,認真學習重難點的處理方法。

校級、科組和備課組公開課、各類競賽課,先進行個人說課,再進行集體議課,做到有講有評,科組長廣泛組織科組老師聽課、評課,開展教學案例分析活動,從教學內容分析、教學重難點的處理、課堂教學藝術、課堂組織方式和課堂有效教學等方面入手,研究、探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基本途徑和成功經驗。

二、加強教師備課管理

1.集體備課

(1)統(tǒng)一時間,確定地點。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和教研水平,每周一次的科組教研和集體備課活動,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要求,使教學研究和集體備課常規(guī)化、制度化。

(2)落實要求,加強管理。①每位老師要準時參加每周一次的教研和集體備課活動,主持人要做好出勤記錄。②備課組長要制定集體備課好計劃,開學初填寫《集體備課計劃表》,當好每次教研活動的主持人,做好教研活動記錄,填寫《集體備課記錄表》,記錄主備人的教學設計、備課組成員建議和教學后反思。③每次教研和集體備課活動要確定主講人和活動的內容,科組成員輪流當主講人。主要內容有:教法探討、學法指導、課堂教學管理、教學要點、重點、難點的分析和處理、熱點問題分析、作業(yè)的布置、批改與講評、選題與命題,重點是教材分析和教法探討及學法指導。④科組長,特別是語數(shù)英科組長每學期至少要召開三次科組教師會議(落實學校教學教研計劃、期中、期末成績分析和總結),督促各個備課組開展教研活動。教務處對集體備課不定期檢查,并納入期末的科組考核評價。

2.個人備課

備課指導。開學第1周,教務處召開科組長會議,學習、落實《東安二小學年度下學期教學教研工作計劃》,對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詳細指導,并通過科組會議向老師傳達。

我們常抓備、講、批、輔、考各教學環(huán)節(jié),做到備課要深、講課要活、批改要細、輔導要勤、考試要嚴。強化集體備課活動,提高教學效益。

3.備課的指導要求

(1)教師集體備課要做到“四個統(tǒng)一”: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測驗考試、教輔資料的統(tǒng)一,重點進行教材分析、教法探討和學法指導的討論,集體備課要圍繞專題開展討論,各年級每個備課組每學期要有4個以上專題,并記錄在《教研活動記錄本》上,各科組教研活動計劃要體現(xiàn)各年級備課組的集體備課專題,集體備課切忌分工寫教案。

(2)教師個人備課要做到“六備”:備課標、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備練習、備實驗(或教具)。

(3)教案分課時撰寫,復習課也須有體現(xiàn)單元和課時的教案;教案內容:課題、三維目標、重點和難點、教學流程和教學策略設計、板書內容設計、作業(yè)設計,要求寫“后記”。

(4)每個教師都要有自已的教案,在同級同科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體現(xiàn)個人特色,鼓勵教案電子化,但只有教學流程的課件不能代替教案。

批備檢查。每月開展批備檢查。教務處提出要求,并組織科組長對本組教師進行教案和作業(yè)全面檢查,并進行總結,行政隨時進行抽查。

三、加強教研組建設

1.培訓科組長和備課組長??平M長和和備課組長是開展校本教研的組織者和實施者,科組和備課組是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基地”。制定《東安二小教學教研工作計劃》、《東安二小教研工作的意見》、《東安二小科組長、備課組長工作職責》。通過培訓,明確備、教、批、輔、考各環(huán)節(jié)的具體要求,強化如何開展科組教研活動,如何進行集體備課。

2.建立考評激勵制度。為了落實課堂教學常規(guī),加強科組建設與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進一步完善科組管理,鼓勵先進,創(chuàng)建文明科組,學校每學年舉行優(yōu)秀科組評選活動,制訂《東安二小科組評優(yōu)制度》。每學年評定一次,含工作作風、教學成績、科組活動考核(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公開課、黑板報、課題研究、論文、教師技能競賽、綜合實踐活動),由教務處負責評定,學校對優(yōu)秀科組和優(yōu)秀科組長進行獎勵,并擇優(yōu)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推薦。

四、抓好單元測驗和課外輔導,重視培優(yōu)和轉差工作

由于種種緣由,我校各個班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差生較多、優(yōu)生群體小”的現(xiàn)象,這對期末考試的影響很大。但是,教師必須堅持“只講主觀,不談客觀”的原則,建立“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的觀念,努力做好作業(yè)設計和批改,做好單元測試工作,一手抓差生轉化,一手抓優(yōu)生培養(yǎng),最大限度地進步學生的學科成績。

五、加強特色課程建設,做到“學校有特色,教師有專長,學生有特長”

1.藝體活動特色: 班級普及型(班班有特色、一班一特色,兩年一周期); 校級提高型(書法組、籃球隊、腰鼓隊、繪畫組、器樂隊、合唱隊、舞蹈隊、乒乓球隊、武術隊等)。

2.“讀書節(jié)”活動特色: 晨誦、經典誦讀、暮省;開放圖書閱覽室(每天中午不少于1小時);每學期兩次讀書競賽活動(朗讀與表演、演講、寫作比賽)。 

3.舉辦學校“藝術節(jié)”:利用重大節(jié)日由少先隊、藝體教研組牽頭,開展好文娛匯演、學生書畫展等活動。

4.認真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嚴格落實“兩課兩操活動” 保證學生每天至少進行1小時的體育鍛煉。

六、抓好校本研修,培養(yǎng)學習型、科研型教師隊伍

課堂教學的優(yōu)劣是反映教學質量高低的主要因素,而課堂教學效力關鍵是依托教師的業(yè)務素質。加強校本教研,注重教學質量意識,倡導創(chuàng)新精神、實干精神,積極開展課堂教學藝術探索,培養(yǎng)學習型、科研型教師隊伍。

校本教研突出“兩個立足、三個原則”,即立足樹立課改理念,立足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教研遵循科學性、實用性、實效性原則。

1.加強學習培訓,過好“五關”:過好“教育觀念轉變關”;過好“課程標準關”;過好“現(xiàn)代教育技術關”;過好“知識積累關”;過好課堂教學藝術關”。

2.開展“六課”促提高。常年堅持進行,“明星教師的示范課、骨干教師的研究課、青年教師的試驗課、師徒課、匯報課、推門聽課(領導、家長隨時聽課)”,干部與教師、老教師與新教師結對,設置明確的“師徒課”,每個教師每學期都要講2節(jié)以上“匯報課”,以保證教學質量并接受同學科教師的評議和監(jiān)督。“六課”給教師提供最便利的最有效的學習方式,使每個教師都有所得,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3.落實“六比”顯成效。每期開展“比教案、比示范課、比課件、比教育專著讀書心得、比教育論文、比年級班級管理”六項評比活動,提高教師綜合業(yè)務素質。

一年來,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課改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年齡結構老化,教師數(shù)量不足。教師個體的專業(yè)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發(fā)展不是很平衡。這些也一定程度影響教學質量的進步;

2.教職工為學生服務意識、爭先進位意識仍需增強;部分教師仍然存在教育觀念落后、學習自覺性、主動性不強、教學能力和教科研能力不足的問題;

3.課程開發(fā)與建設剛剛起步,特色課程、特色學生、特色教師、特色學校創(chuàng)建工作還需要我們認真研究,制定切實措施,做大量細致的富有特色的工作,特別是我們缺乏總結工作的意識和能力;

4.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不足,校園網絡不夠健全;一些教師自主學習積極性不高,科研意識不濃,在貫徹民主教學思想,構建一種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等方面做得不夠;

5.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學校較有名氣的學科帶頭人還不夠多,新進的年輕教師教學能力還有待提高;

6.課改教研活動,個別年級組流于形式,活動開展不經常。

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注重教學質量意識,倡導創(chuàng)新精神、實干精神,做好教情與學情研究,確保教學工作和課堂教學取得實效,支持鼓勵中青年教師積極參加各級教學比武活動和組織校內課堂展示活動,以靈活多樣的形式聚焦教研和課堂,提升教育智慧,不斷錘煉教師專業(yè)能力,形成適合我校的課堂教學文化。引導教師確立自己的教育理想、教學思想,形成獨特的教學方法、教學風格和特點,創(chuàng)建教師特色學校。 努力打造"名師",用教研教改鍛煉教師,用教師魅力熏陶學生,用學生質量發(fā)展學校,為爭創(chuàng)一流規(guī)范化學校而努力奮斗。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主辦  北京國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運維  

京ICP備10030144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2811號

 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