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志農,全國第一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級教師,浙江省優(yōu)秀教師,浙江省首屆“十佳家長”,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首屆“十佳專家”。曾任全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專委會常務理事、浙江省名師名校長工作站心理健康教育首席導師兼德育導師、浙江省學校心理學與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國培項目特邀專家。在國家級或省級刊物上發(fā)表論文98篇,出版專著和主編教材24部。
逄霞,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注冊系統(tǒng)注冊心理師、教育部“國培計劃”授課專家、山東師范大學應用心理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合作導師、全國科研優(yōu)秀教師、濟南市第八屆青年科技獎獲得者、濟南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著名“中德班”、“中美班”學員。長期接受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督導師Paula.Ellman的技能訓練和督導,接受美國臨床心理學家Arlen和德國心理學家Hermannschultz的案例督導。先后系統(tǒng)學習了精神分析、家庭治療、團體治療等,擅長青少年心理輔導,被多家新聞媒體、教育局、學校聘請為心理專家。
班建武,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碩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博士后;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師范大學公民與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國德育學術委員會秘書長,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訪問學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共發(fā)表論文40余篇,著作12部,教材7部,承擔科研項目20余項。
郭聲健,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粵港澳音樂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全國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專家講學團成員。我國首位專攻學校藝術教育方向的教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音樂教育學、藝術課程與教學論、學校美育政策研究。
傅樹京,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管理學院副院長,教育經(jīng)濟與管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管理科學學會理事,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分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教育評價與督導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市創(chuàng)建學習型社區(qū)先進街道(鄉(xiāng)鎮(zhèn))評估專家,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教育部科研基金和科技獎勵評審專家,國家級培訓專家。主要研究領域:教育管理、教育領導、教育制度、公共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行為、學校改進、專業(yè)發(fā)展和教師教育等。主持國家級、省部級和地市級課題8項;發(fā)表代表性學術論文50余篇;出版著作7部。
薛貴,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jīng)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 IDG-麥戈文腦研究所研究員。擔任中國教育學會腦科學與教育分會副理事長,中國青年科學工作者協(xié)會理事,全國青聯(lián)委員。主持或共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11,2018)、973課題、美國NSF和NICHD等項目,累計科研經(jīng)費3000余萬。在Science, PNA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 Current Biology, Journal of Neuroscience,Cerebral Cortex等國際SCI學術刊物上發(fā)表100多篇具有影響力的學術論文。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和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論文獎。
檀傳寶,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公民與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共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與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編寫《德育原理》項目首席專家。已發(fā)表學術論文、學術評論等百余篇,撰寫個人專著六部、詩文自選集一部。其中《德育美學觀》獲得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1997)、全國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1998);《信仰教育與道德教育》獲得過國家博士后基金資助、全國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2003);《走向新師德》入選“影響教師的100本書”(2009),獲北京市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2010)等。2007、2008年兩度入選“中國校友會網(wǎng)大學評價課題組”發(fā)布的“中國杰出社會科學家”名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主辦 北京國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運維
京ICP備10030144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1502002811號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載